保持良好的居家卫生习惯和居家环境卫生,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阻断疾病的传播。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: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等个人卫生用品,保持餐具清洁。勤洗衣物,勤晒衣被;垃圾及时清理,清除卫生死角;保持家居清洁。对门把手、手机、桌面、地面、马桶坐垫等经常接触的物品,加强清洁,必要时可以做预防性消毒措施,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消毒(按产品说明书使用),也可直接使用消毒湿巾擦拭。 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和清除积水,可以有效遏制蚊虫孳生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当前是登革热的流行季...详细>>
近50年来,世界范围内出现了40余种新发传染病,绝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与野生动物有关。许多野生动物体内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,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都会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,如1976年发现的埃博拉病毒病、1981年发现的艾滋病、2003年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(SARS)、2012年发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(MERS)都被证实来源于野生动物。此次,新型冠状病毒也可能是通过与野生动物的接触传播到人类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》明确指出,禁止出售、购买、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,禁止生产、经营使...详细>>
在这次新冠疫情当中,各地曾发生过多起因家庭或外出聚餐导致的聚集性疫情。从公布的疫情案例看,人们普遍习惯的合餐制,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机会和渠道,一定程度上成为疫情蔓延的推手。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围桌共食、不用公筷的饮食方式所隐藏的健康隐患,认识到分餐的文明和健康。合餐混用碗筷易染病俗话说:病从口入。混用碗筷、近距离合餐可为传染病传播打开方便之门。有数据表示,使用分餐制可以预防各种经口、唾液传播的疾病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,能使疾病的感染率由降至合餐的一半以下。特别...详细>>
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,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、细菌污染的物品,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,手上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手和口、眼、鼻的黏膜接触进入人体。勤洗手,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。在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:外出归来;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(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、扶手等);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;接触过泪液、鼻涕、痰液和唾液后;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;护理患者前后;准备食物前、中、后;用餐前;上厕所后;抱孩子、喂孩子食物前,处理婴儿粪便后...详细>>
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。科学佩戴口罩,是预防新冠肺炎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。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,广大市民应该根据所处地区的风险程度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,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佩戴口罩。在低风险地区,普通公众居家无需佩戴口罩;处于户外、公园,建议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,在保持一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的情形下,无需戴口罩;市民外出前往公共场所、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正确...详细>>